生活技能课校本课程,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、方法和应用原则是什么?

生活技能课校本课程,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、方法和应用原则是什么?

校本课程怎么写

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,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。

———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、 设计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,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,教育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:“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,实行国家、地方、学校三级课程管理,增强课程对地方、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”。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:“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%~12%。”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,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。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,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;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,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;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。随着课程权利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,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神。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,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,根据课改精神,编制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。 二、 指导思想 依据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》,从我校办学理念、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,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开发新教育资源,依靠本校教师、专家、领导与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龙实中特色的校本课程,以体现个体差异,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,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、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、身体与心理发展、艺术审美、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,促进学生主动、和谐发展。 三、 开发目标 1、学校层面目标: ①、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龙湾区实验中学课程体系; ②、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; ③、打造出学校的校本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。 2、教师层面目标: ①、建立一支具有正确的课程观的教师队伍; ②、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队伍; ③、 3、学生层面目标: ①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,使学生独立自信; ②、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,学会探究,使学生善于思考,敢于实践; ③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,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,陶冶情操,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,适应社会环境。 四、 开发原则 1、主体性原则:以学校为主体,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,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;体现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;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。 2、自愿性原则:尊重学生的意愿,限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,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。 3、灵活性原则:教学内容、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,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、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,灵活调整,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。 4、开放性原则:体现目标的多元性,内容的宽泛性,时间空间的广域性,评价的主体性、差异性,充分发掘学校现有和将要拥有的课程资源。 5、实效性原则:校本课程开发中,学校不强调每门课程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、完整性,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,学有所思,注意结果的有效性、针对性。 五、 课程结构与门类 (一) 课程结构 根据课改精神,学校将全部课程整合为基础性课程(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)和校本课程两大类。校本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修课程。 1、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由国家、地方统一开发并组织实施,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,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。它是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,主要分思想品德、历史与社会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和健康、音乐、美术、信息技术、地方课程等学科,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。 2、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,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,拓宽学生知识面,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,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、学生现状以及学生、学校、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在本校实施的课程。它由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修课程两部分组成。 (1)、限定选修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延伸的学科拓展课程、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。是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。 (2)、自主选修课程由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科课程与活动组成,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。 (二)校本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,采取筛选、改编已有的课程,或者新编校本课程的方法。在研究中,将本地区、校内外的自然资源、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,通过改编、补充、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。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、学校资源、家庭资源三个方面。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,即自然地理、人文历史、社会发展;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、教师特点、学生特长;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、家庭特点、家庭环境等。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的,也可以是主题性的。开发内容分为以下七大类。 1、科学素养类课程 内容选择:无线电测向、电子制作、电脑网络、天文地理观测、软件制作、能源环保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双语综合、科学实验等。 2、人文素养类课程 内容选择:古典文学名著赏析、寻根、现代文阅读鉴赏与分析、美在文学中、中国民俗文化选讲等。 3、艺术类课程 内容选择:文学、电影、电视欣赏、中西方美术欣赏、歌舞、乐器、陶艺、书法、绘画等。 4、身心健康类课程 内容选择:定向越野、武术、田径、体操、球类、棋类、心理训练、心理辅导与咨询等。 5、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 内容选择:植物栽培、插花、交际礼仪、时装设计、家政服务、摄影摄像等。 6、文化活动与专题教育类 内容选择:四季八节活动、校园文化活动、社团活动、环境教育、安全教育、法制教育、青春期教育等。 7、综合实践类课程 内容选择:探究性学习、社区服务、青年志愿者、参观、考察等。 六、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: 1、校本教材以活动形式为主,资料袋形式为辅,不统一要求编写系统性的知识册,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:(1)自编教材;(2)选编教材;(3)选用优秀教材;(4)拓宽现有教材。 2、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,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。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,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。教材内容应尽力图文并茂,并通过简要案例、对比分析、逻辑演绎等手段,促进学生理解内容。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、条理清晰、语言生动。 3、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,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,形成文字印刷教材、电子视听教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。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。教材编制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附:校本教材评审表 教材编著评审表 教材名称 类型 编著人 总字数 页数 适用年级 课时总数 学生要求 类别 项目 占全书比例% 特色特点简介(字左右) 自 评 自己撰写内容 网上下载内容 参照同类著作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意见: 签名: 年 月 日 七、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(一)组织机构及职责 1、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 主任:1人 副主任:2人 委员:由专家、校长、教师代表、家长代表、社区代表等若干人组成。 主要职责:选择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的教材;审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;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;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。 2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:校长 副组长:分管副校长 成员:各科室主任、各学科教研组长、学科骨干教师。 主要职责:统筹规划学校的校本课程;制定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;组织教师的培训: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;审议、评价校本教材。 3、教务处职责: (1)开展学生选课指导,负责指导学生选择科目; (2)提供课程菜单、课程介绍、课程表及教学常规与过程管理等工作; (3)建立校本课程学生档案,负责学生学习评价的组织与统计。 4、教科室职责: (1)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,组织教师申报课程; (2)组织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,做出评价意见; (3)建立校本课程授课教师档案,负责教师的教学评价。 5、教研组长职责: (1) 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、申报与实施工作。 (2) 召集组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,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。 (3) 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。 6、授课教师职责: (1)撰写《课程纲要》,编写校本教材; (2)认真备好每一节课,按步实施、教务处随机听课、测评; (3)有计划、有进度、有教案,有学生考勤记录; (4)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,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。 (5)保存学生的作品、资料及在活动、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。 (6)认真写好教学反思,及时总结经验。 (二)校本课程的实施 1、课时设置:每周设2-3课时校本课程。 2、限定选修课程实施流程: 3、自主选修课程实施流程: 八、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殊性决定课程评价的特殊性。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的自主权,这就决定课程评价必然是一种内部评价;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是学生个性的发展,教师专业发展,学生特色的突显,这就决定了评价的多元性;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,决定课程评价的过程性。校本课程的评价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,要从指导思想,师生参与程度,创造性的发挥学校办学育人的特色等方面,对校本课程和学生发展进行评价。 1、评价中的“三坚持”与“三原则” “三坚持”: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,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,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;逐步建立电子化学生成长记录册,侧重学生的学习态度、能力、个性等方面的分析性、发展性评价,同时要逐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。 “三原则”:即“参与性原则”、“过程性原则”、“激励性原则”。 参与性原则: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,强调课时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。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。 过程性原则:校本课程学习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,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,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。 激励性原则: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色,施展自己的才能,激励学生积极进取,勤于实践,勇于创新,不断促进学力发展。 2、校本课程评价的三个方面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,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,张扬学生的个性,彰显学校审美育人的办学特色,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:课程纲要(教材)、课程实施、学生学业成绩。 课程纲要评价的要素主要有: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,目标是否明确清楚;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,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收取,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;课程组织是否恰当,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。 课程实施评价: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,主要包括:教学的准备、教学方式、教学态度、等方面的评价。教务处通过听课、查阅资料、问卷、座谈形式,对教师进行考核,并归入业务档案。主要是四看: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;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;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;四看学生问卷、座谈的结果,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: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,知识、技能、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、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,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。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:“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,作好考勤记录;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,如态度、积极性、参与状况等用‘优秀、良好、一般、差’等形式记录在案;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,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、作品鉴定、竞赛、评比、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,成绩记入成长档案中。” 评价的形式多样,一般可采取以下“四结合”的形式,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、互评相结合;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;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、学习活动表现,平时的评价相结合;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,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。 九、保障措施 1、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和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。 2、加强培训,统一认识,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。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、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。 3、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机制,确保经费的及时划拨, 4、加强图书馆、实验室、功能室和校园网站建设,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。 5、协调社会、家庭,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。利用网络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校本课程,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,争取社会各界、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,探索建立学校、家庭、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。

该校还开发了相应的劳动课程,每周一次课让孩子们学习蔬菜种植、花卉培育、家务整理、社区志愿服务等知识,并定期在全校开展劳动之星评选,在学生中树立。

校本课程开发有哪些

针对特殊教育而言,校本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,也是培养特殊教育群体的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 泓澈新闻-专注国内国际实时新闻 » 生活技能课校本课程,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、方法和应用原则是什么?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