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杨坤diss《惊雷》,并说其“没有技术含量”?,对惊雷事件的看法。

因为批评火起来的《惊雷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最近由于被批判而大火的歌曲《惊雷》。如果没有,一定不要听。不过目前的大部分网友对这首歌都是持有抵制态度的,甚至都想不明白这首歌为什么能够火爆全网。我们真是要去讨论和思考的应该是“抄袭”事件背后的音乐生态,也就是音乐的版权问题。从王刚的话语里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疑惑,好好的挣钱之路突然间没有了,金钱和名利来得快,消失得也很快。近日,杨坤和《惊雷》作者的隔空争执,将 喊麦 文化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。作为一名说唱音乐爱好者,我想借此机会简述我对于 喊麦文化 的看法:文化糟。

如何看待杨坤diss《惊雷》,并说其“没有技术含量”?,对惊雷事件的看法。

杨坤恶心《惊雷》,被官媒力挺是为何?

因为批评火起来的《惊雷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最近由于被批判而大火的歌曲《惊雷》。如果没有,一定不要听。

关于《惊雷》是否抄袭和它到底算不算音乐,吃瓜网友和“原作”粉丝各执一词。不过目前的大部分网友对这首歌都是持有抵制态度的,甚至都想不明白这首歌为什么能够火爆全网。

其实《惊雷》是不是一首歌,我觉得这其实没有太大的讨论必要,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我们真是要去讨论和思考的应该是“抄袭”事件背后的音乐生态,也就是音乐的版权问题。

01

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10年前,通过一首《春天里》爆红网络的农民歌手组合旭日阳刚,也就是这一年他们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平民选秀节目《星光大道》并获得年度总决赛亚军,之后便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之上。

旭日阳刚凭借《春天里》实现了阶层的跨越,凭借这首歌站到了最光鲜亮丽的舞台之上,汪峰曾经在他自己的博客中写过这样的一段话:

随着时间的推进,也随着更多人的关注,旭日阳刚越来越受欢迎,也越来越多的参加了各种晚会,活动,以及商业演出,当然,也越来越频繁的未经我和版权公司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并演唱我的《春天里》以及我的其它作品.其实,这让我觉得欣慰,因为曾经对他们的帮助真的起了很大作用,我为他们高兴!但值得注意的是,此时此刻,他们再也不是两个住在狭小屋子里,在生活最底层为梦想和音乐努力,忍受贫苦和非议,忍受生活的压力以及不公的年轻人,而是两个存在于这个追名逐利,为成功不择手段的娱乐圈名利场中的两个做翻唱的,努力的歌手。

后来就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,旭日阳刚慢慢的退出了灯红酒绿的舞台,而汪峰则不断发头条发起冲击。

王刚曾经在访谈节目《马兰花开》中提到,在他们大火之前了,汪峰还邀请他们参加“怒放”的演唱会,可是等到他们参加完春晚之后,汪峰和他的团队突然不允许他们再用“春天里”进行商演了。

从王刚的话语里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疑惑,好好的挣钱之路突然间没有了,金钱和名利来得快,消失得也很快。

如何看待杨坤diss《惊雷》,并说其“没有技术含量”?

直到今天依然能够看到有人说:“如果不是旭日阳刚”谁能认识汪峰”。

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难道不是歌曲背后版权问题吗!!!就像《惊雷》大家真正想要抵制它的原因,是因为它抄袭别人的伴奏,而不是不被大家所接受。

02

音乐才子李健也曾经在采访中提到音乐版权问题:

“这么多年来很多歌手翻唱我的歌曲,几乎没有人给我打过电话,比方说当年的王菲在春晚上唱的《传奇》,其实那首歌的版权早就不属于我了。是公司再追究这件事,我其实挺不在乎的,我是一个歌手,作品被别人唱得越多越好,说心里话也是早就习惯了。”

说到《传奇》,李健靠作者的钱都不超过4万,更夸张的是KTV给他结了90块钱的版权费,在李健看来这都是一种耻辱,这样的一首歌,在使用如此广泛的一个国家里面,拿一千万给作者都是少的。

中国不缺好声音,中国缺的是好作品,以及对好作品的保护,对版权意识的加强和维护。

就拿湖南卫视的《歌手》来说,作为一个现象级的综艺节目,也会经常出现未经版权所有者授权私演唱的事情,比如2017年张杰演唱的《默》,这首歌的男声版权在高晓松手里,而节目组也并未提前向版权所有者申请授权。

至于《惊雷》能够掀起如此大的舆论,并是仅仅是因为杨坤的diss,主流音乐的不容,最根本的原因是“抄袭”,是不尊重原作曲者的劳动成果,并且还用作商业用途。

千万被再说说“不是因为XXX是能认识你XX”这种话了,虽然你在陈述一种事实,但是针没扎在自己身上肯定说得很轻松,一旦抄袭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工作中,我估计很多人一蹦三尺高。

还是那句话,抵制是因为他“抄袭”的行为,而不是这首歌土或者俗。

最近,网上关于《惊雷》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。

近日,杨坤和《惊雷》作者的隔空争执,将 喊麦 文化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。 作为一名说唱音乐爱好者,我想借此机会简述我对于 喊麦文化 的看法:文化糟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 泓澈新闻-专注国内国际实时新闻 » 如何看待杨坤diss《惊雷》,并说其“没有技术含量”?,对惊雷事件的看法。

相关推荐